老王創業日記
第95篇
2017-07-18 星期二
10:00 【內森醫療】張勇
上午10點鐘,半夜剛從青島趕來北京的【內森醫療】的張勇就到來廣營這邊我們的辦公室做預路演了。張勇在今年早些時候我去青島的那次演講中,聽了不到一個小時的簡版【18個月創業周期論】,因此而有了這次的緣分,所以在到我辦公室半個小時后就簽了“投明狀”,從此,棄暗投明,加入了我們的創業黑幫,成為第102名【投緣幫】幫友,他也是第一位來自青島的創業者,第一個與醫療相關的項目。
張勇去年年底啟動這個項目的時候,是拿了一個朋友的種子投資,而他自己的投入更多一些,所以整體上這個項目暫時不是缺錢的問題,是時間比較短,還需要調整一些運營上的細節,把團隊發力的點做到更聚焦。
盡管前后剛做了9個月,但張勇也經歷了開始的團隊快速搭建再快速縮減的一個過程,談不上什么裁員,只是初期在團隊運營方面普遍要交的學費,這個誰都無法避免。
因為周四他就要回青島,這次我們讓他上周三的【路演360】,不過還是把他的估值調整了一下,之前他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估值邏輯還是有些問題。關于初創團隊估值的策略,我打算在周末專門寫一篇,給大家分享。
14:00 【九分鐘充電】張利 + 【蜜蜂農運】許文 + 【來人吶】趙江波 + 【檢車無憂】張偉
周二下午茶,約了新近第98/99/100個入幫的三位小伙伴,張利、趙江波和許文過來一起給他們講【18個月創業周期論】,順便還有一位大工的師弟來蹭我們的課旁聽,就是【檢車無憂】的張偉,他還帶了一位合伙人過來。
這次差不多前后一共講了兩個多小時,加上最后又討論了一些其他問題,從下午兩點到六點,說得我口干舌燥,不過感覺應該這些小伙伴都有自己的收獲吧,還好。
張偉的【檢車無憂】目前是有將近100人的規模,公司做了兩年多,我在討論的時候還跟他講,最后你們做的這個領域都是滴滴的菜,就看誰炒得好,賣相不錯能趕緊賣給滴滴就是了。結果晚上就看到一條新聞,說人人車新融了一輪,滴滴是領投方,并且投完就徹底控股了,李健兄弟讓出了控股權。
張偉的合伙人問我,是該在什么時候考慮站隊的問題。用【18個月周期】的節奏來分析,我就告訴他們,顯然不應該在未成年的前兩個18個月做這樣的事情,所以至少是公司獨立做了三年之后才需要考慮是否站隊的問題,而且相對來說,戰略投資確實是越晚進入越好,這個我就不展開講了,以后有機會再說。
18:15 【Wooyo在線國際教程】崔曉龍
最后來的Wooyo在線國際教程的崔曉龍,是北京孩子,一般來說這樣的家庭背景創業比較少,他是典型的海歸創業,在美國有8年的學習和工作經驗,所以對國際教育體系有一定的了解。
不過在我看來,他還遠遠沒達到可以進入【投緣幫】的基礎條件,首先是他的股權分配問題,他事實上已經不是能控股的股東,這還是剛開始的階段,就把股權都分配出去了。其次是目前這個項目的技術開發是交給了一個非全職的技術外援在做,而崔曉龍本人作為創始人是不懂技術的,我比較擔心的是后面有很多涉及技術方面的判斷他完全被排斥在黑箱之外。
我給了他幾個建議,第一個就是把股權比例重新調整,他自己必須擁有80%以上的股權,然后就是要通過多和技術人員接觸,了解到一些技術相關的常識,以幫助他獨立在項目進展中對技術策略做出自己的判斷,還有就是要加快上線速度,現在的進度預測是還有一個半月完成產品上線,我建議他把目標縮短到3周左右,提速一倍。如果這幾點他都能做到,我們才可以開始討論是否吸收他進入【投緣幫】的事情。
下面劇透一下馬上要舉行的【路演360】第33期的7個項目,我發完這篇就出發去望京啟明大廈12層的科技寺參加路演。
關于我們
【投緣幫】2016年春節后,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是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周吸收1~3名創業者加入。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而對參與的項目估值,我們一般要求不得高于360萬美金,最好是低于1000萬人民幣估值的種子期項目。下面這篇日記中有更多關于這個活動的信息。
【創始人下午茶】每周1~2場的創業者沙龍,一般安排在當周的【路演360】活動之前或周四的下午,每次6~8位創業者參加,由一位或兩位投資人來主持。